产品分类

Products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真空带式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

真空带式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

更新时间:2025-08-18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5
真空带式过滤器是一种利用真空吸力实现连续固液分离的设备,其工作原理基于真空负压驱动滤带连续运转的协同作用,核心是通过滤布(或滤带)截留固体颗粒,同时利用真空力将液体抽离,完成过滤、洗涤、脱水等工序。以下是具体工作流程和关键原理的分解:

一、核心结构基础

真空带式过滤器的关键部件包括:


  • 环形滤带:由耐腐、耐磨材料(如聚酯网、不锈钢网)制成,作为过滤介质,可循环运转。

  • 真空室:位于滤带下方,与真空泵连接,形成密封的负压区域。

  • 进料装置:将待过滤的料浆(固液混合物)均匀分布在滤带上。

  • 洗涤装置:多组喷淋头,用于对滤饼进行冲洗(可选,根据需求设置)。

  • 驱动系统:带动滤带匀速前进(速度可调节,通常 0.5-5 米 / 分钟)。

  • 卸料装置:将脱水后的滤饼从滤带上刮除或剥离。

二、详细工作流程

真空带式过滤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5 个连续阶段,各阶段在滤带的运转中依次完成:

1. 进料与初步过滤(成饼阶段)

  • 待过滤的料浆(如食品行业的糖浆、果汁原浆)通过进料槽均匀铺在滤带的起始端,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层(通常 5-50mm,根据物料特性调整)。

  • 滤带下方的真空室开始工作,真空泵抽气使真空室内形成负压(通常 - 0.06 至 - 0.09MPa)

  • 在真空吸力作用下,料浆中的液体透过滤带的孔隙被吸入真空室,而固体颗粒被滤带截留,逐渐形成湿滤饼(固体层)。

2. 滤饼洗涤(可选,提升纯度)

  • 随着滤带向前运转,初步形成的滤饼进入洗涤区。

  • 洗涤装置的喷淋头向滤饼表面喷洒洗涤液(如清水、溶剂),洗涤液渗透滤饼,溶解并带走其中残留的可溶性杂质(如果汁中的果胶、糖浆中的盐分)。

  • 洗涤后的液体同样在真空吸力作用下透过滤饼和滤带,进入真空室,与前期滤液分开收集(避免交叉污染)。

  • 可设置多段逆流洗涤(即后一段洗涤液的滤液作为前一段的洗涤液),提高洗涤效率,减少洗涤液消耗。

3. 吸干脱水(降低滤饼含水率)

  • 滤饼经过洗涤后,进入吸干区(真空室的强负压段)。

  • 真空室的持续负压进一步将滤饼中残留的液体(包括洗涤液)抽离,使滤饼含水率降至zui 低(通常 15%-40%,具体取决于物料特性)。

  • 此阶段可通过调整真空度(如提高至 - 0.08MPa 以上)和滤带速度(减慢速度以延长吸干时间)来优化脱水效果。

4. 滤饼卸料

  • 脱水后的滤饼随滤带运转至设备末端,此处真空室终止(无负压),滤带通常会做一个小角度的转向。

  • 在重力和卸料刮板的作用下,滤饼从滤带上脱落,进入收集装置(如料仓、输送带)。

5. 滤带清洗与循环

  • 卸除滤饼后的滤带继续运转,进入清洗区。

  • 高压喷淋装置向滤带表面喷水,冲洗残留的细小颗粒,避免滤带孔隙堵塞,保证下一循环的过滤效率。

  • 清洗后的滤带重新回到进料端,完成一个循环,实现连续运转。

三、核心原理总结

真空带式过滤器的工作本质是 **“真空负压驱动的连续过滤"**:


  • 动力来源:真空泵创造的负压是液体流动的驱动力,替代了重力过滤的自然沉降或压力过滤的外部加压,效率更高且可控。

  • 连续性保障:环形滤带的匀速运动使进料、过滤、洗涤、脱水、卸料等工序在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同步进行,无需间歇操作,适合大规模生产。

  • 分离核心:滤带的孔隙大小决定了截留的固体颗粒尺寸(通常可过滤 1-100μm 的颗粒),而真空度和滤带速度的配合则决定了过滤效率和滤饼干度。

应用场景中的原理体现

以食品行业的糖浆过滤为例:


  • 含杂质的糖浆(料浆)进入滤带后,真空吸力将糖液透过滤带抽走,杂质(如泥土颗粒、絮凝物)被截留形成滤饼。

  • 若需去除滤饼中残留的糖分,洗涤区喷淋清水,真空力将溶解了糖分的洗涤液抽走,回收至糖液系统。

  • 最终脱水后的滤饼(含少量糖分)被卸除,而纯净的糖液则通过真空室管道收集,完成分离。


这种原理使其在需要连续处理、高纯度和低含水率滤饼的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


深圳市京都玉崎电子有限公司
地址:龙华新区梅龙大道906号创业楼
邮箱:ylx@tamasaki.com
传真:86-755-28578000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