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分类

Products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如何进行风速仪的校准

如何进行风速仪的校准

更新时间:2025-09-17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07
风速仪的校准是通过与已知精度的标准参考装置对比,修正仪器测量wu差、确保数据可靠性的关键步骤。根据校准场景和精度要求,可分为专业实验室校准(quan威)现场对比校准(便捷) 和简易自检校准(初步排查) 三类,核心逻辑是 “以标准值为基准,量化并修正仪器偏差"。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:

一、专业实验室校准(推荐,quan威且适用于所有类型风速仪)

专业校准需依托具备资质的计量实验室(如国家 / 地方计量测试研究院、仪器厂家授权实验室),利用标准风洞(可精确控制气流速度的设备)完成,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气象观测、工业质控、科研实验)。

1. 校准前准备

  • 仪器信息整理:记录风速仪型号、出厂编号、上次校准日期、量程范围、标注精度等级(如 ±2% FS),明确本次校准需求(如全量程校准、特定风速段校准)。

  • 仪器状态检查

    • 机械型(螺旋桨 / 杯式):确认叶片无变形、卡顿,轴承转动灵活,无明显磨损。

    • 热线型:检查热线探头无油污、灰尘覆盖,连接线完好,温度补偿功能正常。

    • 超声波型:清理探头表面污渍、遮挡物,确保超声波发射 / 接收通道wu故障。

  • 校准点设定:根据风速仪量程选择 5-8 个校准点(覆盖全量程,重点包含常用测量段),例如量程 0-30m/s 的风速仪,可设定校准点为:0.5m/s(低风速)、5m/s、10m/s、15m/s、20m/s、25m/s、30m/s(满量程)。

2. 核心校准设备与原理

  • 标准风洞:实验室核心设备,能产生稳定、均匀、可精确调节的气流,分为 “吸入式风洞"(气流稳定度高,适合低风速校准)和 “开路式风洞"(量程大,适合高风速校准)。

  • 标准参考仪器:需经国家计量认证(CMC 标志)、在校准有效期内,通常为:

    • 低风速(<10m/s):采用激光多普勒风速仪(LDV) 或高精度皮托管风速仪(测量气流总压与静压差,计算风速)。

    • 高风速(>10m/s):采用标准杯式风速仪(经溯源校准,精度等级高于被校仪器 1-2 个等级)。

3. 校准步骤

  1. 安装与预热
    • 将被校风速仪的传感器(探头 / 螺旋桨)固定在风洞测试段的中心位置,确保传感器正对气流方向,且周围无遮挡(避免气流扰动)。

    • 同时安装标准参考仪器,两者间距不超过 10cm,处于同一气流截面,确保测量的是同一股气流。

    • 接通被校仪器和标准仪器电源,预热 15-30 分钟(尤其是热线型和超声波型,需待电子元件稳定)。

  2. 逐点校准测量
    • 按设定的校准点,从低风速到高风速依次调节风洞风速,待气流稳定(标准仪器显示值波动≤±0.1m/s,持续 30 秒)后,记录被校仪器的显示值(记为X₁)和标准仪器的标准值(记为S₁)。

    • 每个校准点重复测量 3 次,取平均值(X_avgS_avg),避免偶然wu差。

    • 完成高风速点后,需从高风速到低风速反向复测 1 次(检查仪器回程wu差,尤其机械型风速仪可能存在轴承滞后)。

  3. 数据处理与wu差计算
    • 绝对wu差:Δ = X_avg - S_avg(正值表示仪器显示偏大,负值表示偏小)

    • 相对wu差:δ = (Δ / S_avg) × 100%(判断是否超出仪器标注的精度范围)

    • 对每个校准点计算绝对wu差相对wu差

    • 示例:某工业级风速仪标注精度 ±5%,在 10m/s 校准点,标准值S_avg=10.0m/s,被校仪器平均值X_avg=10.3m/s,则绝对wu差Δ=0.3m/s,相对wu差δ=3%,符合精度要求。

    • 若wu差超出允许范围,实验室会通过仪器内部的校准程序(如调节电子元件参数、修正机械传动比)或出具 “修正因子表",让用户在后续测量中通过公式修正(如实际风速 = 仪器显示值 × 修正因子)。

  4. 出具校准报告
    • 被校仪器信息(型号、编号、校准日期、有效期,通常为 1-2 年);

    • 校准依据(如国家标准 GB/T 19077-2010《风速仪》);

    • 各校准点的标准值、被校值、wu差、修正因子;

    • 校准结论(合格 / 不合格 / 限用范围)。

    • 校准完成后,实验室会出具带有CMC 标志的校准证书,包含以下核心信息:

二、现场对比校准(便捷,适用于无法送检的固定安装风速仪)

当风速仪安装在现场(如塔吊、气象站观测塔、通风管道),无法拆卸送检时,可采用 “现场标准对比法",核心是用经校准的便携式标准风速仪作为参考,在同一环境下同步测量。

1. 关键前提

  • 参考仪器:需为 “二级标准风速仪"(如精度 ±1.5% 的超声波风速仪),且在校准有效期内(优先选择刚校准完 3 个月内的仪器)。

  • 环境要求:选择气流稳定的时段(避免暴雨、强阵风、涡流区),测量点需开阔(远离建筑物、树木、管道弯头,确保气流均匀)。

2. 操作步骤

  1. 安装定位:将便携式标准风速仪与被校风速仪的传感器安装在同一高度(wu差≤5cm)、同一水平线上(间距 1-2 米,避免相互遮挡气流),两者均正对来风方向(机械型需手动对准,超声波型无需额外调整)。

  2. 同步测量:待两台仪器显示稳定后(波动≤±0.2m/s),每隔 1 分钟记录 1 组数据,连续记录 10 组,分别计算两者的平均值(X_被校_avgX_标准_avg)。

  3. wu差判断:计算相对wu差δ = |(X_被校_avg - X_标准_avg) / X_标准_avg| × 100%,若δ≤被校仪器标注精度,则判定为 “现场校准合格";若超出,需标记wu差范围,或联系厂家远程调试(部分智能风速仪支持通过软件修正)。

3. 注意事项

  • 避免在 “非稳态气流" 中校准(如十字路口、狭窄通道),此类环境的局部风速波动会导致对比wu差增大。

  • 对于管道内风速仪(如通风管道),需选择管道截面的 “均匀流段"(距管道弯头、阀门 5 倍管径以上的位置),且标准仪器和被校仪器需在同一截面的不同测点(按管道风速测量规范,取多个测点平均值对比)。

三、简易自检校准(初步排查,适用于日常维护与应急判断)

简易校准无法替代专业校准,仅用于快速判断风速仪是否存在明显故障(如传感器卡顿、数据漂移),适合家用、便携式风速仪的日常检查。

1. 利用 “已知固定风速源" 校准

  • 工具准备:经标准校准的 “参考风扇"(如实验室用调速风扇,提前用标准风速仪标定不同档位的输出风速,例如:1 档 = 2m/s,2 档 = 5m/s,3 档 = 8m/s)。

  • 操作方法

    1. 将风扇固定在水平桌面,出风口正对前方 1 米处(无遮挡),开启指定档位,待气流稳定(约 1 分钟)。

    2. 将被校风速仪的传感器置于风扇出风口正前方 10-20cm 处(避免过于靠近导致气流紊乱),读取显示值。

    3. 对比显示值与风扇标定的标准风速,若wu差≤10%(家用级仪器通常允许此范围),则仪器基本正常;若wu差 > 20%(如风扇标定 5m/s,仪器显示 7m/s),则需送修或专业校准。

2. 零风速校准(针对零点漂移)

  • 适用场景:判断仪器在 “无风" 环境下是否显示准确(常见于电子类风速仪因元件老化导致零点漂移)。

  • 操作方法:

    1. 将风速仪放入密闭空间(如密封箱、无风的室内房间,确保气流速度≈0m/s)。

    2. 静置 10 分钟,观察仪器显示值,若显示 “0±0.1m/s"(符合多数仪器的零点wu差要求),则零点正常;若持续显示 0.3m/s 以上,则存在零点漂移,需通过仪器自带的 “零点校准功能" 修正(部分仪器长按 “校准键" 可重置零点,具体参考说明书)。


深圳市京都玉崎电子有限公司
地址:龙华新区梅龙大道906号创业楼
邮箱:ylx@tamasaki.com
传真:86-755-28578000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