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分类

Products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膜片式感压元件的缺点有哪些

膜片式感压元件的缺点有哪些

更新时间:2025-09-19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91
膜片式感压元件的缺点主要源于其 “机械弹性形变" 的核心工作原理,在测量精度、动态响应、高压耐受、介质适应性等场景存在明显局限性,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:

1. 测量精度受机械特性制约,难以实现超高精度

  • 精度等级偏低:常规膜片式元件的测量精度多为 0.25 级 - 2.5 级(误差范围 0.25%-2.5%),远低于电容式(0.05 级)、压阻式(0.1 级)等电学集成感压元件,无法满足实验室标定、精密计量(如流量精准控制)等对精度要求严苛的场景。

  • 存在迟滞与温度漂移误差

    • 迟滞:膜片长期受力形变后,可能因材料疲劳产生微小塑性变形(尤其非金属膜片),导致 “加压 - 卸压" 过程中相同压力对应的形变量不一致,影响测量重复性。

    • 温度漂移:环境温度变化会改变膜片的弹性模量(如金属膜片低温下变硬、高温下变软),直接影响形变灵敏度,需额外加装温度补偿模块(增加成本与复杂度),否则误差会进一步扩大。

2. 动态响应速度慢,无法适配高频动态压力测量

  • 响应时间长:膜片的形变依赖弹性恢复,响应时间通常为 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(ms),无法捕捉高频瞬时压力(如内燃机气缸内的爆发压力、冲击波压力、航空发动机进气道的高频压力波动)。这类场景需选择压电式元件(响应时间达微秒级)。

  • 易受共振干扰:在高频压力波动下,膜片可能与压力频率产生共振,导致形变量失真,甚至因长期共振引发膜片疲劳损坏,无法稳定监测动态压力。

3. 高压耐受能力弱,易发生yong久性损坏

  • 耐压上限低:膜片的弹性形变存在极限(超过弹性极限会发生yong久变形),常规金属膜片的耐压上限多在 20MPa 以内,远低于弹簧管式元件(可耐受 100MPa 以上高压)。

  • 高压下灵敏度骤降:为适配较高压力,需增厚膜片或采用高硬度材质,会导致膜片形变灵敏度显著下降,难以兼顾 “高压耐受" 与 “测量准确性",因此不适合液压系统高压段、高压气瓶(如 CNG 气瓶)等超高压场景。

4. 易受测量介质特性影响,适用范围受限

  • 怕高粘度、含杂质介质:若测量介质为高粘度液体(如润滑油、糖浆)或含固体颗粒(如污水、矿浆),介质易附着在膜片表面、堵塞感压通道,或卡滞膜片形变,导致测量误差甚至元件失效。

  • 需额外防护措施:虽可通过 “充油隔离膜"“过滤装置" 解决介质兼容性问题,但会进一步降低响应速度、增加维护成本(如定期更换隔离液、清理过滤器),且无法wan全消除介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.


深圳市京都玉崎电子有限公司
地址:龙华新区梅龙大道906号创业楼
邮箱:ylx@tamasaki.com
传真:86-755-28578000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