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采集仪的第三方计量校准周期无统一固定值,常规建议为1 年,但会依据设备应用领域、自身性能及使用环境等调整,部分场景会缩短至 6 个月或延长至 2 年,具体如下:
通用常规场景:多数通用型数据采集仪,不管是工业生产中的普通监测用途,还是实验室日常测量场景,第三方校准周期通常建议为 1 年。像基恩士等设备厂商就推荐每年校正一次,JJF 1366 - 2012《温度数据采集仪校准规范》也明确建议复校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 1 年,以此避免电子器件特性自然漂移影响测量精度。
气象等特殊行业场景:特定行业有专属规范,比如自动气象站配套的数据采集器,依据 QX/T 291 - 2015 规范,校准周期建议不超过 2 年,不过高海拔地区因环境恶劣,会缩短周期来保证数据可靠,适配气象监测的长期稳定性需求。
需调整周期的特殊情况:若采集仪用于科研、高精度检测等对数据精度要求ji高的场景,或频繁处于高温、高湿、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,又或是设备使用频次ji高,校准周期可缩短至 6 个月;而若设备使用频次低、处于稳定的室内环境,且连续多次校准结果误差都远小于最大允许误差,经评估后可适当延长周期,比如部分 NI 品牌的 DAQ 设备,guan方就提及可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为 2 年校准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