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分类

Products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超声波焊接机的工作原理

超声波焊接机的工作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11-2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9
超声波焊接机是一种利用 高频机械振动(超声波) 实现材料快速焊接的精密设备,无需胶水、焊锡等辅助介质,具有焊接速度快、接头强度高、无热损伤、环保无污染等核心优势,广泛应用于塑料、金属、无纺布等材料的连接工艺,是工业生产中高效、精密的装配设备。
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(技术底层逻辑)

超声波焊接的本质是 “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+ 分子扩散结合",具体过程可分为 4 个关键阶段:
  1. 振动激励:发生器将工频交流电(220V/380V,50/60Hz)转化为高频电信号(常见 20kHz、30kHz、40kHz,部分精密设备可达 60kHz 以上),通过换能器(压电陶瓷或磁致伸缩材料)将电信号转换为 高频机械振动(振幅通常 3-100μm)

  2. 能量传递:振动通过变幅杆(增幅器)放大振幅后,传递至焊头(模具),焊头与待焊接工件接触,将振动能量集中于焊接界面。

  3. 摩擦生热:高频振动使工件接触面产生剧烈摩擦,瞬间产生局部高温(塑料熔点附近、金属弹性形变区温度),使接触面材料熔化(塑料)或发生塑性变形(金属),同时排出界面杂质(氧化层、油污)。

  4. 冷却固化:停止振动后,在预设压力(保压阶段)作用下,熔化 / 塑性变形的材料快速冷却凝固,形成紧密的分子间结合(塑料为熔合连接,金属为冶金结合或机械嵌合),完成焊接。


深圳市京都玉崎电子有限公司
地址:龙华新区梅龙大道906号创业楼
邮箱:ylx@tamasaki.com
传真:86-755-28578000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