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分类

Products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磁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

磁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0
磁电编码器利用磁场变化实现信号转换,核心组件包括磁鼓(或磁栅)、磁传感器(如霍尔元件、磁阻元件)和信号处理电路。


  1. 核心组件作用
    • 磁鼓 / 磁栅:表面有交替排列的 N 极和 S 极(旋转编码器为环形磁极,直线编码器为条形磁极),随机械运动同步移动,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。

    • 磁传感器:检测磁场强度或方向的变化,将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(电压 / 电流变化)。

  2. 工作过程
    • 当磁鼓 / 磁栅运动时,磁场交替变化(N 极→S 极→N 极…),磁传感器会输出对应变化的电信号(如正弦波或方波)。

    • 信号处理电路将原始信号整形为脉冲信号,后续通过计数脉冲、分析频率和相位(类似光电编码器的 A/B 相),即可获取位移、速度和方向信息。

    • 相比光电编码器,磁电编码器抗灰尘、油污能力更强,适合恶劣环境(如工业现场、汽车底盘),但精度通常略低。



深圳市京都玉崎电子有限公司
地址:龙华新区梅龙大道906号创业楼
邮箱:ylx@tamasaki.com
传真:86-755-28578000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